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中国外贸经受住多重挑战,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认为,2024年,我国外贸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发展,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达到了56.03亿吨,进出境运输工具3991.7万辆次。
海关是我国外贸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王令浚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2024年,我国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份是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虽然这批货物价款不高,但却为202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表示,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牢牢把握“稳”的大局,充分激发“进”的力量。
在“稳”的方面,加力抓好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实和跟踪问效,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适时推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稳外贸措施。在“进”的方面,继续全面深化海关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出台新一轮支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举措,推出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监管办法,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食产品检验准入三年专项行动,持续为我国外贸这艘巨轮扬帆远航输送不竭动力。
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
2024年,我国外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从总量看,我国外贸连续跨过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从增量看,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从质量看,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目前看,我国外贸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较快的。”王令浚表示。
2024年,我国外贸顺利实现质升量稳的目标,根本保证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稳定外贸促增长的“组合拳”。王令浚介绍,海关总署始终牢记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出台并实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16条措施和海关支持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上百项,扩大政策组合效应。部署在20个城市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深化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创新发展,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进行了明确部署。林少滨认为,2024年,我国外贸巨轮乘风破浪,离不开政策提供的强劲推力。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增量政策的及时推出,到各项存量政策叠加持续发力,政策红利效应不断释放,为外贸“发动机”强劲运行注入高质量“政策燃料”。海关总署前期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16条措施,目的就是形成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合力。为出台16条措施,海关总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进工厂、上车间,听企业的诉求,问企业的难处,力求政策措施能够疏通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
总的来说,海关总署围绕以下“三个新”发力。一是培育新业态。主要是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拓展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新业态,大力支持边民互市贸易健康规范发展,进一步拓增量,做大外贸总盘子。二是塑造新优势。优化进口货物通关模式改革,重点保障能矿产品和农食产品的进口,进一步便利汽车等产品扩大出口,让这些在我国外贸总量中占比靠前的货物更好更快地进出,将节省的时间和成本转化为进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稳住外贸基本盘。三是激发新活力。进一步拉长高级认证企业(AEO)便利措施清单,优先安排快速通关、优先检查等AEO专属福利。扩大主动披露政策的适用范围,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外贸企业提能力、稳预期。
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4年,面对潮水般的人流、物流,海关总署始终牢记守国门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用智慧海关构筑起现代化监管制度的堤坝,把各类疫情疫病、违禁品、不合格商品都拦截在国门之外,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监管红线,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王令浚认为,高质高量才是高质量,缺一不可。从量来说,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增长5%,规模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增加了11.63万亿元,增量已经是“十三五”期间五年增量的1.5倍。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别提升0.3和0.1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质来说,我国外贸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是结构更优。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进口产品持续多元有效供给,机电产品进口增长7.3%,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了5%,其中能矿产品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比重提升0.3个百分点。
二是“新”意更足。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63万亿元,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自主品牌圈粉无数,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到了21.8%,国货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国风”。
三是主体更强。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达到了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海关在深圳承办了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越来越多外贸企业乘势而上,拥有了AEO这一块全球通行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我国AEO企业数量达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四是伙伴更多。我国贸易伙伴遍天下,2024年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出口和进口伙伴分别比2023年增加了1个和4个,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通关便利化措施“优、简、快”
通关便利化是外贸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促进外贸稳增长的主要助力。林少滨分析,便利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通关每快一分钟、每省一分钱,就是为外贸企业发展增一份力、加一把劲。一直以来,海关总署坚持“企业有所呼、海关有所应”,持续推进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努力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通关便利化措施概括起来是“优、简、快”三个字。“优”就是优流程、优服务。持续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改革,推行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助力企业进出口跑出“加速度”。例如,在广东省推行“组合港”(“一港通”)便利通关模式,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的衔接流程,实现途经枢纽港和支线港间转运的进出口货物全年不间断流转和全天候直装,进口主要环节从11个减少到8个,出口主要环节从14个减少到10个,据测算,货物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2天以内,对于低风险的合规货物来说从申报到放行,可以实现全程网上操作,基本实现了读秒通关。
“简”就是简单证、简手续。海关总署积极推动大幅精简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监管证书,并基本实现了网上验核。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做了一些改革,比如青岛海关把涉税化验和涉检化验合二为一,提高进口燃料油的通关时效,储油罐的周转能力提升30%以上。同时,不断简化业务办理方式,企业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做到通关“一站式”办理。近期,取消了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手续,企业只需完成报关单位备案和跨境电商企业备案,就立即可直接开展业务。总而言之,争取能简就简、应简尽简,目的就是让企业通关简便再简便。
“快”就是作业快、检查快。通关便不便利说到底就是看通关快不快。海关总署通过智慧海关试点“远程属地查检”改革,通过视频连线“千里眼”实施远程查检,可以让单票查检作业时间压缩90%。推行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可压缩企业通关时间80%。对进口大宗矿产品以及原油等实施“智慧检验检疫”“先放后检”等改革试点,例如湛江海关对进口铁矿石实施“智慧检验检疫”模式,每批货物通关时间减少15个小时,需要企业配合的作业量减少95%以上;在乌鲁木齐、兰州海关开展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目的地检验试点,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50-200小时缩短到30小时以内。“促进通关便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海关总署将继续组织推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准备出台专门的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措施,让外贸企业通关更加省时、省钱、省心、省力。”林少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