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度调整、科技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下,轴承作为机械工业的关键基础零部件,承载着机械设备顺畅运转的重任,其产业发展态势备受瞩目。
行业稳健上扬 进出口态势分化
今年以来,轴承行业营业收入稳步攀升,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行业进出口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折射出企业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
展会伊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理事长周宇率先揭晓轴承行业的最新“成绩单”,为行业发展态势定下基调。1-9月,轴承行业关键指标表现亮眼,恰似经济晴雨表上的上扬曲线,彰显出蓬勃活力。主要企业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有条不紊,营业收入稳步攀升,利润更是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折射出企业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
细观进出口数据,态势分化特征显著。中国轴协的精准统计显示,企业营收增减比稳定维持在6∶4,头部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成熟的市场渠道,稳健领航行业发展。出口端,全国轴承出口创汇在9月累计降幅逐步收窄,如同阴霾渐散,整体呈回稳向好态势,全年有望持平甚至微增;进口用汇则环比下降,预计全年负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凸显我国轴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性价比优势与竞争力提升。
据中国轴协对轴承行业的统计,2024年1-10月,轴承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呈现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行业主要企业(147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8%,轴承产量同比增长16.77%。若按可比口径(140家)主要企业,2024年1-10月完成主营收入,比十年来居高位的 2021年同期增长6.87%;轴承产量比2021年同期增长7.02%。直观展现出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与强大的生产能力。但不可忽视的是,本土轴承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与国际轴承巨头相比,在技术研发的深度、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品牌影响力的辐射范围等层面,尚存较大追赶空间。
紧跟市场需求 高端及智能化成主线
高端化与智能化成为两大鲜明主线,并行不悖地驱动我国轴承产业升级。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十年建设“成绩单”,一系列重磅成果震撼业界。
高端化与智能化成为两大鲜明主线,并行不悖地驱动轴承产业升级。
在低空经济这片新兴“蓝海”,恩斯克轴承精准布局,一款款适用于无人机云台和螺旋桨电机的小力矩深沟球轴承产品惊艳亮相。看似小巧玲珑的它们,实则蕴藏巨大能量,凭借精密到极致的设计与精选优质材料,大幅削减无人机运行时的摩擦阻力与能耗,为无人机续航里程“续航”,让飞行姿态愈发平稳、高效,稳稳托举低空物流、航拍测绘等应用场景的繁荣发展。
超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超精密圆柱滚子轴承等高精尖产品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的“幕后大功臣”,为飞行器主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位量体裁衣,定制差异化解决方案,无惧极端工况对轴承高精度、高转速、高可靠性的严苛“考验”,全力保障机械系统顺畅、高效运转。机床行业专用的高负载及超高刚度滚子导轨和滚珠丝杠支撑单元WBK等传统产品也不甘示弱,搭配特殊工况用装有NSK自润滑单元K1及油脂密封型“X1”密封圈等特色精机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谐波减速器用柔性轴承及薄壁深沟球轴承依托NSK独有的先进生产技术,这些轴承在结构紧凑的机器人关节内大显身手,巧妙平衡稳固支撑与灵活运动的关系,赋予机器人更敏捷、精准的动作表现,为制造业自动化升级夯实硬件根基。在风电、轨道交通展区,用于风电发电增速机高速轴的高负荷容量圆柱滚子轴承、车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等产品,傲然耐受恶劣环境与高强度冲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清洁能源发电、轨道交通平稳运行,堪称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
不但如此,在高端智能化方面,近日,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十年建设“成绩单”,一系列重磅成果震撼业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验室成功突破轴承钢相关技术,并率先应用于冶金轧机轴承领域。经此革新,产品表面硬度飙升、韧性增强、耐冲击性能卓越,轧机轴承使用寿命大幅延长,相关技术荣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尽显科技创新硬实力。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实验室在航空发动机轴承关键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成果成功应用于第五代发动机主轴轴承,助力国内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研制水平迈向新台阶,为提升我国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
实验室在高转速低噪音转盘轴承单元化设计技术上取得关键性进展,并率先在医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领域落地应用与推广。这一突破打破CT机主轴承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为人民健康事业输送更加安全可靠的国产装备。
聚焦经济主战场,实验室攻克大功率风电轴承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超大型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整体技术水平跃居国际领先行列,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别是海上16兆瓦风电机组主轴轴承的成功研制与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风电轴承自主化率一举提升至70%以上,为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新能源赛道 国产力量强势崛起
新能源汽车产业“井喷式”发展,为轴承行业开辟出广阔无垠的新战场;洛轴和瓦轴在风电轴承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与深厚的技术底蕴。
新能源汽车独特的动力、传动系统架构,相较传统燃油汽车,对轴承性能、精度和可靠性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也催生更多新增需求,强力推动汽车轴承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NSK重磅推出EV电机用超高速轴承,超高转速赋能电机精巧设计,释放宝贵车内空间,为新能源汽车结构优化大开脑洞;自主研发的耐异物低摩擦TM密封轴承,化身变速箱的“忠诚卫士”,严密阻拦异物入侵滚道,大幅延长轴承使用寿命,降低车辆运维成本;树脂绝缘轴承和陶瓷球轴承直击新能源汽车电腐蚀难题,耐电蚀性能卓越,提供多元防护方案。
国内轴承企业同样不遑多让,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精进生产工艺水平,在汽车轴承领域斩获显著进步。人本股份、慈兴轴承、瓦房店轴承以及万向轴承等企业脱颖而出,部分产品工艺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国产轴承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市场站稳脚跟,占据较大份额,且稳步向高端市场渗透。人本股份携专为新能源汽车定制的系列轴承亮相展会,涵盖高速密封轴承、陶瓷球轴承和绝缘涂层轴承。经由材料革新、热处理工艺升级、加工与装配自动化改造,轴承抗冲击、抗污染、抗疲劳性能脱胎换骨,无畏复杂路况与多变工况;优化保持架结构、提高零件精度后,噪音与摩擦力矩显著降低,驾乘体验实现质的飞跃;针对电腐蚀问题给出多重解决方案,全方位契合新能源汽车严苛技术标准,进一步巩固其国内整车配套“龙头”地位。
盘点2024年风电领域成绩,洛轴和瓦轴在风电轴承领域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与深厚的技术底蕴。
洛轴方面,其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于2024年8月正式投产,这是国内首家特大型轴承智能生产线。该工厂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3D模型与设备工作状态运行关联,可实时展示设备运行、告警、产品加工节拍等关键生产数据,并与企业的MES系统无缝衔接,达成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此外,洛轴在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研发制造上成绩斐然,其16兆瓦风电主轴轴承已实现工业化量产,且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还经受住了多次超强台风考验,如平潭海域的风电机组在面对台风“格美”时零故障安全运行,充分彰显了产品的过硬质量。
瓦轴在2024年同样表现出色,在10月16日至18日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瓦轴携全系列风力发电轴承产品精彩亮相,包括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精度、高可靠性单列圆锥主轴轴承、齿轮箱轴承等,吸引众多目光。同时,瓦轴有4项风电轴承产品入选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如“6MW电齿轮箱行星级轴承研发与制造”等,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上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打破垄断 品牌差异化布局显成效
以人本股份、建龙哈轴、江苏力星等为代表的国产轴承品牌面对客户需求愈发多元、精细,精准施策,打破国际品牌长期垄断局面,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在轴承市场这片广袤天地,客户需求愈发多元、精细,不同行业对轴承的尺寸、性能、适配度要求大相径庭。部分国产品牌敏锐捕捉这一趋势,精准施策,打破国际品牌长期垄断局面,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医疗器械轴承市场规模稳步上扬,为人本股份跨界发展提供“窗口期”。其创新研发的CT主轴轴承成为全场焦点,外形虽与常规回转轴承相仿,但“内核”大不一样。CT设备对轴承要求近乎严苛,需同步达成高负载、高转速、高旋转精度、低摩擦力矩、低噪音及长寿命标准。该CT主轴轴承一经推出,便迅速赢得市场青睐,供货国内多家知名医疗设备厂商,打破国外竞品长期封锁。
建龙哈轴展品品类多元,尺寸跨度从微型到巨型,恰似轴承市场的“万花筒”,契合多元市场需求。这种多元化布局策略,巧妙分散单一产品风险,深挖各细分市场潜力;微型轴承精准对接精密仪器升级需求,巨型轴承强力支撑大型基建项目,稳固企业在不同领域的客户群体。
江苏力星则聚焦滚动体领域,产品线覆盖陶瓷球、滚子、钢球,走专业化、精细化路线。陶瓷球产品瞄准新能源、机床主轴等高端市场,凭借耐高温、耐腐蚀特性,冲破传统材料局限,满足新兴产业对零部件高性能、长寿命的严苛诉求,引领产品迭代潮流。
协同增效 产业集群攻艰克难
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辽宁瓦房店、山东聊城、苏锡常、浙东、河南洛阳在内的五大轴承产业聚集区,集群内企业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协同,携手迈向产业发展新征程。
产业集群作为轴承行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在我国多地蓬勃兴起,各具特色,协同增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辽宁瓦房店、山东聊城、苏锡常、浙东、河南洛阳在内的五大轴承产业聚集区。
瓦房店轴承产业集聚区,专攻大型和特大型轴承生产;聊城轴承产业集聚区,主打轴承保持架、钢球和通用轴承;苏锡常轴承产业集聚区,侧重于小型和中型轴承;洛阳轴承产业集聚区,专长于中型、大型和特大型轴承;浙东轴承产业集聚区,聚焦中小型轴承、微型轴承及轴承配件。
展望未来,轴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必将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协同,构建更紧密产业联盟。通过共建共享研发平台、生产基地、销售网络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产业链效率与效益,携手迈向产业发展新征程。